網頁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近期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專利判決整理 (1016-1031)

這次判決整理包括了重要的Arthrex案 (最後一件),輔助性判斷因素中的 "抄襲" 的概念,以及藥物結構專利的據以實現要件及書面描述要件等。有兩件案件跟新創企業跟大企業合作的商業現實有關,也值得一看。


IN RE: GATES [OPINION - NONPRECEDENTIAL] (2019-10-16)


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審理暨上訴委員會 (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PTAB") 認為Stephen Gates與Jeremy Black的申請案無新穎性。兩位先生不服,上訴到上訴法院。上訴法院認為前案沒有揭露請求項的全部要件,因此撤銷了PTAB的決定並發回。


FRAUNHOFER-GESELLSCHAFT v. SIRIUS XM RADIO INC. [OPINION - PRECEDENTIAL] (2019-10-17)

德國公司Fraunhofer美國公司跟Sirius合作開發無線通訊產品。由於Fraunhofer的專利已經專屬授權給WorldSpace,並允許WorldSpace再授權,所以Sirius跟WorldSpace簽署了再授權合約。

後來WorldSpace申請破產,然後就搞不清楚到底Sirius到底還有沒有Fraunhofer的專利授權,以及到底要依哪一國法來處理這個爭議。於是Fraunhofer在德拉瓦州地院訴Sirius專利侵權,Sirius則提出撤訴聲請 (motion to dismiss),主張自己有授權,起訴為無理由。德拉瓦州地院准許了撤訴聲請,Fraunhofer不服上訴。

上訴法院認為本案還有事實爭議 (搞不清楚到底Fraunhofer跟WorldSpace的主合約終止了沒,以及Sirius跟WorldSpace的再授權合約的效力為何),撤銷了地院准許撤訴聲請的裁定。


IN R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PINION - NONPRECEDENTIAL] (2019-10-18)

GE對已獲證專利申請了再領證申請案 (reissue patent application),然後又申請了三件分案申請案,嘗試把母案申請過程中放棄的範圍,用各種方法再重新包括進來。這個嘗試被PTAB發現,核駁了三件分案申請案的所有請求項。GE不服上訴,上訴法院維持了PTAB的決定。

關於再領證申請案的 "再包括規則 (recapture rule),可參考In re Mostafazadeh, 643 F.3d at 1353 (Fed. Cir. 2011),其詳細討論了recapture rule的三部測試法。本案上訴法院就是採用了Mostafazadeh案的三部測試法來判斷,有興趣者可以參考。


WILSON v. MARTIN [OPINION - NONPRECEDENTIAL] (2019-10-21)

Wilson先生的專利US 8,809,044在經過衝突程序 (interference proceeding) 後,被PTAB認定缺乏新穎性與進步性而無效。Wilson先生不服上訴,上訴法院維持了PTAB的決定。


GOOGLE LLC v.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PINION - NONPRECEDENTIAL] (2019-10-23)

PTAB在經過多方複審 (Inter partes review) 之後,認為Google並未證明Philips的US 6,772,114的多個請求項無效。Google不服上訴,上訴法院維持了PTAB的決定。

Google在多方複審時犯了一個錯誤: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無效理由沒有一開始就提,而是在reply brief裡才提。PTAB認為Google提的時間太晚,所以不予考慮。連Google都會犯這種錯誤,更何況一般公司了......只能說在提出多方複審前,真的要認真的把 "所有" 的無效理由都提出啊。


ALERE, INC. v. REMBRANDT DIAGNOSTICS, LP [OPINION - NONPRECEDENTIAL] (2019-10-29)

PTAB在經過多方複審之後,認為Rembrandt的US 6,548,019部分請求項並未無效。Alere上訴,上訴法院維持了PTAB的決定。不過,由於PTAB並未就所有Alere一開始聲請多方複審的理由展開多方複審,上訴法院仍將本案發回PTAB。


LIQWD, INC. v. L'OREAL USA, INC. [OPINION - PRECEDENTIAL] (2019-10-30)

本案值得注意。在本案中,上訴法院釐清了輔助性判斷因素中的 "抄襲" 的概念。

2015年5月時,L'oreal安排了與Liqwd的會議,並在簽署保密合約後,看到了Liqwd當時仍是機密,未公開的,關於使用馬來酸 (maleic acid) 來進行角蛋白護理 (keratin treatment) 的專利申請案。看完之後,L'oreal說沒興趣,於是雙方就沒合作。然而之後L'oreal就推出了相關產品,並在Liqwd的專利獲證後,發動領證後複審 (post grant review) 程序,主張Liqwd的專利無效。

在領證後複審程序中,Liqwd主張L'oreal的抄襲行為,應該可當成非顯而易見的輔助性判斷因素 (objective indicia)。然而,PTAB認為輔助性判斷因素中的抄襲,必須是抄襲 "產品",而非抄襲 "專利" (PTAB引用了Iron Grip Barbell Co. v. USASports, Inc., 392 F.3d 1317, 1325 (Fed. Cir. 2004) 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所以,L'oreal抄襲Liqwd專利內容這件事,與判斷專利是否顯而易見無關。

然而,上訴法院認為,之前之所以要求輔助性判斷因素中的 "抄襲" 必須是抄襲 "產品",原因是要區分 "抄襲" 跟 "侵權" (侵權只需要產品能讀入請求項即可) 。但是其實,只要有抄襲的證據,這證據就 (與輔助性判斷因素中的 "抄襲") 相關
Our primary concern in each of these cases has been to avoid treating mere infringement as copying simply because the claims of a patent arguably read on a competitor product.... Of course, the proponent of objective evidence offered to show nonobviousness, such as copying, must show that a nexus exists between the evidence and the claimed features of the invention. ... But where there is evidence of actual copying efforts, that evidence is always relevant.
(判決文第9頁)

其實,這個案子顯示的是商場現實。跟大公司合作,簽保密合約也沒用。大公司在看了你的機密技術後,照樣抄襲,還會舉發你的專利無效。這只能說是兵不厭詐,商場如戰場吧。


METRICOLOR LLC v. L'OREAL S.A. [OPINION - NONPRECEDENTIAL] (2019-10-30)

這篇與新創企業相關 (而且又是L'oreal...) 值得參考。

Stephen D’Amico先生跟他爸爸都是紐約的染髮師傅。在自己的專利申請案 (他成立了Metricolor LLC來擁有專利) 在2014年8月公開之後,D’Amico先生向L'oreal (對,就是那個巴黎萊雅) 推銷自己的染髮技術。為進行進一步的技術討論,雙方簽署了保密合約。

在經過數個月的討論後,L'oreal結束了所有的討論 -- 然後推出了自己的染髮產品。D’Amico先生認為,L'oreal的產品跟他的專利中描述的很像。

Metricolor LLC於是在中加州地院起訴L'oreal美國分公司與法國母公司專利侵權。然而其訴狀寫得不好,沒有交代侵權產品與請求項的對應關係,也沒交代清楚中加州地院對法國公司的管轄權問題。L'oreal美國公司因此依美國聯邦民事訴訟法第12(b)(6)條,連答辯都還沒答辯,就向法院聲請撤訴;L'oreal法國母公司也依美國聯邦民事訴訟法第12(b)(2)條,基於法院無管轄權,向法院聲請撤訴。

Metricolor LLC於是向法院聲請修改訴狀,嘗試克服L'oreal美國公司的撤訴聲請,以及嘗試向法院聲請關於管轄權的證據發現,但均未獲法院准許。法院直接以一個裁定,准許了L'oreal美國公司與法國公司的兩個撤訴聲請。Metricolor不服上訴。

上訴法院認為,關於L'oreal美國公司的撤訴聲請,Metrocolor的訴狀確實寫得不好,但法院不應該不准許Metricolor修改訴狀,所以這部分發回中加州地院。關於L'oreal法國公司的撤訴聲請,上訴法院認為Metricolor並未說明證據發現會發現證據的 "合理機率 (reasonable probability)",因此維持了中加州地院這部分的裁定。

事實上,本案顯示沒有資本的新創企業,要對抗大公司多困難。這點在台灣如此,在美國更是如此。


IDENIX PHARMACEUTICALS LLC v. GILEAD SCIENCES INC. [OPINION - PRECEDENTIAL] (2019-10-30)

本案值得處理在美國申請藥物結構相關專利者參考。

德拉瓦州地院認為原告與C型肝炎治療相關的專利US 7,608,597因無法據以實現而無效。原告不服上訴,上訴法院不但維持了地院的見解,還加碼認為原告的專利還因為為滿足書面描述要件 (Written Description Requirement) 而無效。

本案關鍵在於請求項用語 "β-D-2'-methyl-ribofuranosyl nucleoside" 在訴訟中被解釋得過廣:只要在2上位置接上甲基的呋喃核糖基核苷都算。由於沒有限定其他位置可以接甚麼,這大概有幾億種可能性,說明書基本上是無法把這幾億種可能的組合都滿足可據以實現的要求。

至於書面描述要件,雙方爭執重點是 "既然請求項廣到涵蓋了被控侵權產品 (在2下位置接了氟,這個結構說明書未提及),那熟悉該項技術者會認為,發明人在申請時,就已經掌握了被控侵權產品的結構嗎?" 上訴法院認為並沒有。關鍵在於,即使說明書中列出了很多不同的排列組合,而且書面描述要件也不要求每個結構都必須在說明書列出,但上訴法院認為,你列了那麼多,但偏偏被控侵權的結構你沒提到,這還是很可疑
We are mindful of Ariad’s caution that written description does not require “a nucleotide-by-nucleotide recitation of the entire genus.” Id. at 1352. The purpose of that rule is to allow relatively few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or formulas to support a claim on a structurally similar genus. See id. It does not extend to this case, where the specification lists tens 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ossible nucleosides, substituent-by-substituent, with dozens of distinct stereochemical structures, and yet the compound in question is conspicuously absent.
最後,本案中關於據以實現要件,引用的主要案例是In re Wand案,書面描述要件則是Araid案。這兩個案件正是我們列出過的關鍵案例喔!(順便來把其他的案例也複習一遍吧!)


ARTHREX, INC. v. SMITH & NEPHEW, INC. [OPINION - PRECEDENTIAL] (2019-10-31)

本案超級重要。

PTAB認為原告的專利因欠缺新穎性而無效。原告上訴,主張USPTO任命PTAB行政法官的作法違憲,應該跟法院一樣,由總統任命才對。上訴法院認為原告有道理,因此將本案發回PTAB,要求PTAB以被正確任命的行政法官來重新審理此案。

這下尷尬了。整個PTAB行政法官的任命要全部重來啊。看看USPTO會怎麼因應吧。現在從PTAB上訴,記得都要加這一項上訴理由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